搜寻结果
关键字:TrendForce,
共1230笔
2022/03/24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由于2021年第四季销售不如预期,今年第一季智能手机市场除了要调节积累的成品库存外,亦受季节性需求低迷影响,导致本季生产表现本就相对疲弱。除此之外,加上如俄乌冲突、疫情等因素冲击,整体将削弱2022上半年生产表现,并连带影响2022全年生产总量,预估将由原先的138亿支,下调至1366亿支,年增长率下滑至25%。然而新冠疫情、晶圆产能紧缺尚未明显缓解,加之国际形势、通膨、能源匮乏等今年更显严重的问题,将为2022年智能手机市场带来更多变量,不排除持续下修全年生产总量。
俄乌冲突对智能手机市场影响有两大观察重点。其一,品牌销售停摆或锐减,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统计,俄乌两国的手机销售市占约占全球3~4%;其中俄罗斯约占85%。而以俄乌两地的品牌销售来看,前三席次依序为三星(Samsung)、小米(Xiaomi)及苹果(Apple)。随着苹果及三星相继宣布暂停向俄罗斯出口所有产品,该市占将转由其他品牌承接。若冲突能于4月底前获得控制,预估对全年智能手机市场的影响约落在2,000万支。
其二,俄乌冲突加剧全球通膨问题,特别对能源和粮食价格正产生重大冲击,并由欧洲快速向全球蔓延,亦隐含个人可支配所得将同时紧缩,造成智能手机市场换机周期延长、单机购买预算下降等现象。由于通膨的影响既广且深,目前尚无法定夺其对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影响程度,但后续确实存在高度下修风险。
除了国际形势以外,疫情也持续牵动2022年智能手机市场走向,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智能手机消费市场,TrendForce集邦咨询认为,现阶段对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预测将由去年约325亿支下滑至3亿支,年衰退约77%。
若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并购买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半导体研究处相关报告与产业数据,请至https://wwwtrendforcecn/research/dram查阅,或洽询service@trendforcecn
2022/03/10
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材料即为具备高功率及高频率特性的宽禁带(Wide Band Gap;WBG)半导体,包含碳化硅(SiC)与氮化镓(GaN),主要应用大宗为电动车、快充市场。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推估,第三类功率半导体产值将从2021年的98亿美元,至2025年将成长至471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达48%。
SiC适合高功率应用,如储能、风电、光伏、电动车、新能源车等对电池系统具高度要求的产业。其中,电动车备受市场关注,不过目前市售电动车所搭载的功率半导体多数为硅基材料(Si base),如Si IGBT、Si MOSFET,但由于电动车电池动力系统逐步往800V以上的高电压发展,相较于Si,SiC在高压的系统中有更好的性能体现,有望逐步替代部分Si base设计,大幅提高汽车性能并优化整车架构,预估SiC功率半导体至2025年可达339亿美元。
GaN适合高频率应用,包括通讯装置,以及用于手机、平板、笔电的快充。相较于传统快充,GaN快充拥有更大的功率密度,故充电速度更快,且体积更小便于携带,吸引不少OEM、ODM业者加入而开始高速发展,预估GaN功率半导体至2025年可达132亿美元。
TrendForce集邦咨询特别提到,相较传统Si base,第三类功率半导体衬底制造难度较高且成本较为昂贵,目前在各大衬底供应商的开发下,包括Wolfspeed、II-VI、Qromis等业者陆续扩增产能,并将在2022下半年量产8吋衬底,预期第三类功率半导体未来几年产值仍有成长的空间。
若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并购买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半导体研究处相关报告与产业数据,请至https://wwwtrendforcecn/research/dram查阅,或洽询service@trendforcecn
2022/03/08
在苹果即将举行新品发表会的前夕,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特此提供相关数据,提供您撰写稿件时之数据参考。
发布数据如下:
2022/03/01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受惠于2021下半年电商促销旺季以及年末节庆需求带动,2021年第四季智能手机生产总量达356亿支,季增95%,创下2021年单季最大涨幅。该季主要成长动能来自苹果(Apple)新机所贡献。然而,由于供应链仍存在零部件供应不足的问题,部分品牌的生产表现受到局限,相较疫情前的2019年以及2020年同期,季度生产总数都略显衰退。
苹果本季8,550万支达历年之最,夺第四季生产冠军
苹果在九月新机发布后,便采取积极铺货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策略,成为其能在第四季站上市占榜首的主要原因。第四季苹果生产量达8,550万支,季增660%,位居全球第一名,产量同时也创下苹果历年之最,其得胜关键除了是新品定价得宜以及旧款有感降价外,主要仍是受惠于承接华为(Huawei)旗舰系列如P series、Mate series 的转单助力。以全年表现来看,相较于2020年近2亿支的生产表现,苹果2021年总产量达233亿支,其增长主要反应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由10%推升至16%。排名第二的三星(Samsung)第四季产量为7,100万支,季增29%。以全年表现来看,除了第二季受越南疫情扩大导致稼动率下滑外,其余季度表现平稳,2021全年生产总数为275亿支,市占排名仍领先全球。
OPPO(含Realme, OnePlus)第四季产量为4,800万支,季减59%,排名第三;小米(Xiaomi;含Redmi, POCO, Black Shark)产量为4,550万支,季增22%,位居全球第四;全球排名第五的Vivo(含iQoo)则季减118%至3,000万支。由于三者在销售市场以及产品规划上的重叠性高,因此对于当前短缺零部件的掌握度,将直接影响该品牌的生产表现。再者,2021年初自华为拆分而出的Honor,历经2021上半年的业务重整以及零部件备货后,于下半年迅速崛起,由于该品牌以中国市场为主要销售据点策略,对于同样以该市场为重的OPPO、小米及Vivo等而言,造成一定冲击。
估2022年智能手机总产量达1381亿支,仍有下修风险
展望2022年,在预期疫情影响将持续减缓的前提下,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估全年智能手机总产量仅会小幅提升36%,达1381亿支。由于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中国对智能手机的需求转弱,加上其它市场成长幅度亦相对有限,整体市场增长动能将主要仰赖周期性的换机需求,以及新兴国家的新增需求支撑。值得关注的是,经济复苏对于智能手机市场是否带来正向助力,加上潜在的晶圆代工资源分配、全球通货膨胀、能源匮乏等问题,都将持续影响该产业的整体表现,全年总产量仍有下修风险。
然而,近日俄乌冲突亦影响该地区智能手机的销售表现,包含汇率、通膨、运输等衍生问题。以2021年俄乌的智能手机市占排名来看,其销售的前三大品牌包含三星、小米以及苹果, 年度合计的智能手机销售约4,500万支,占全球约3%,初估该市场的冲突影响不至于使全年手机生产数量面临显著的修正,不过该冲突所牵涉到的全球经济问题等,亦不排除进一步影响全球智能手机需求表现。
若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并购买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半导体研究处相关报告与产业数据,请至https://wwwtrendforcecn/research/dram查阅,或洽询service@trendforcecn
2022/02/25
近日俄乌冲突升温,除了天然气及原油大涨,也可能冲击包括铝、镍、铜等在内的有色金属供应。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镍作为电动车动力电池制造的上游关键原料,在动力电池中主要用于三元正极材料的制造,2021年全球镍矿产量约为270万金属吨,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俄罗斯,其中俄罗斯镍矿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约9%(包括了低、中、高品位镍),位居第三名。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正处于加速阶段,且三元动力电池占据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意即车用动力电池所需的上游原料镍需求将愈加旺盛,尽管现阶段俄罗斯的镍产品出口暂不受影响,然若俄乌关系持续恶化,短期内恐影响全球镍供应,推升镍价上涨,并进一步拉升终端如电动车产业的成本压力。
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若以中长期来看,由于近年来大多数镍矿冶炼及加工新项目主要位于印度尼西亚等地,2021年印度尼西亚镍矿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约37%,随着印度尼西亚针对该原料相关项目的集中投产,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改善镍的供需情况。TrendForce集邦咨询也特别提到,关于印度尼西亚去年表示的禁矿出口政策,仅是禁止原矿出口,通过把镍原矿冶炼成精矿,以及深加工产品是不受出口禁令影响。
从厂商的供应状况来看,全球前五大的大型镍矿厂商当中,俄罗斯业者诺里尔斯克供应了全球约9%的镍原料,其镍矿生产及加工主要位于俄罗斯境内,占据俄罗斯整体产量约90%,且其高品位镍产量更是占全球22%(注:根据镍含量可分为高品位镍、中品位镍和低品位镍,高品位镍指Ni含量≥10%),位居全球第一。接着为中国金川17%、瑞士嘉能可13%,以及巴西淡水河谷12%。TrendForce集邦咨询认为,据目前俄乌冲突的局势,若出现欧美制裁俄罗斯的情形,由于诺里尔斯克生产及加工集中度高,可能会造成俄镍流向变化,故受制裁导致市占下滑的概率较小。
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目前高镍系三元正极材料(主要指NCM622、NCM811和NCA等镍含量占比较高的三元材料)凭借更高的能量密度、使用更少的贵金属钴原料两大优势,在三元正极材料中的市场占比迅速提升,市占率从2019年的10%提升至2021年近40%。高镍化的发展意味着每吨三元正极材料对应镍的消费需求上升,伴随着新能源车在中国、欧美等地渗透率加速提升,市场对动力锂电池需求强劲,整体镍库存持续下降,目前全球精炼镍库存仅余10万吨。在供需紧张的情形下,以2021年新能源汽车于全球市占率高达53%的中国市场来看,2021年中国电解镍现货市场价格已达每吨13~15万元人民币,2022年初已涨至每吨16~17万元人民币,不排除后续持续上涨的可能。
若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并购买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处相关报告与产业数据,请至https://wwwtrendforcecn/research/et查阅,或洽询service@trendfo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