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关键字:TrendForce,
共1230笔
2011/07/19
LEDinside: 2011年Q2电视背光用LED跌幅超过10%,Q3仍有下滑空间
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的LED产业研究机构LEDinside表示,根据该机构的最新价格调查报告,由于2011年第二季LED市场的需求仍显疲弱,电视背光规格(5630)与照明用的大功率LED报价持续下跌。展望第三季,电视背光规格(5630)仍有下跌空间,照明用的大功率LED报价由于上半年已经大幅下跌,因此报价跌幅趋缓。
第二季LED报价回顾
大尺寸面板应用的LED报价跌幅不一,以电视背光规格(5630)跌幅最为明显,跌幅达到10~15%,不过在NB/MNT应用的LED规格,由于产品规格趋于成熟,加上近两年来报价已跌至谷底,因此价格仅下滑3~5%,跌幅度有限;手机部分,手机市场出现疲软状况,整体市场销售下滑,导致LED需求量遽降,价格也出现近期较为低靡的现象,降幅约为8~10%。至于在照明应用的大功率LED,因库存调整影响,报价剧烈下滑,平均跌幅达10~15%。
电视背光产品投入者众多,价格竞争激烈
2Q11由于液晶电视的终端销售数据依旧不振,LED厂商迟迟苦等不到需求回温,加上配合客户的降价策略,因此2Q11的5630报价普遍下滑10-15%。
展望2011年第三季,电视背光市场需求仍未见复苏,加上配合客户下半年的低价促销计划,因此5630报价仍将下滑10%以上。
NB与平板计算机,报价相对平稳
NB、Monitor、Mobile等应用的LED背光产品规格趋于成熟,仅管第二季NB市场需求疲弱,但是由于部分产品如3014等规格仍可应用在照明领域,因此2011年第二季下滑幅度有限。
至于新兴的平板计算机应用,目前主流规格仍采用低电压的LED规格(08t LV)。目前投入厂商有限,因此报价也相对的平稳。
照明应用因LED规格提升与库存调整,第二季报价持续下滑
近期LED照明市场需求多半来自商用空间或室内照明等零散的订单,并没有见到大规模的补贴政策,使得大功率LED报价跌幅明显。除此之外,欧美等LED照明大厂的规格不断提升,再加上去年以来看好照明市场需求所开出的庞大产能,造成库存压力,使得多数厂商被迫以低价策略抢攻LED照明市场。
根据LEDinside所调查,2Q11大功率LED报价延续1Q11跌幅,报价普遍下跌15~20%,LED厂商针对部分大客户更是策略性的给予更大降价空间。而展望2011年第二季,虽然降价压力依旧存在,不过由于上半年价格跌幅已大,下半年价格跌幅将可望缩小。
LEDinside观点
2011年上半年因为LED背光拉货量不如预期,使得背光应用的规格,如5630、3014等产品都转向照明应用。而由于价格优势,因此很多照明灯具厂都放弃单价高的大功率LED而改采用中小功率的LED,以节省成本。因此在背光市场不如预期的情况下,未来各家LED厂商都会加速将产能导入LED照明相关应用。
LEDinside观察,目前照明市场需求量最多的还是来自中国大陆和日本市场,日本市场因地震过后限电政策而使得LED照明需求量大增,第二季的LED球泡灯渗透率已经超过30%,但随着第三季末的夏季限电措施放宽后,市场需求量是否还能维持值得观察。
至于在欧洲市场,随着2012年英国奥运及白炽灯泡禁用政策开始,也使得LED模块与LED灯具需求有增加的趋势。
替代40瓦的LED灯泡最低零售价来到18美元 (每千流明52美元)
LED发光效率的提升实现了LED照明的早日来到,LEDinside针对全球取代40W传统灯泡的LED灯泡,亮度在450-485流明商品的零售价做了调查。调查显示,这类商品从去年3月到2011年6月跌幅高达55%。单颗平均零售价也来到24美元,每千流明约52美元。LED灯泡价格的持续下滑,可望刺激扩大应用需求。
LEDinside调查发现,LED灯泡价格明显下滑,以日本为例,其LED灯泡在2010年零售价约在美金40元、目前其最低零售价来到18美金。其中,跌幅最明显的是在2010年第二季,跌幅高达35%,之后,虽然跌幅缩小,然而,至2010年年底为止,每季仍有2位数跌幅。2011年第一季LED 灯泡跌幅则仅有3%的微幅下跌,而来到第二季,由于受到地震影响,需求加温,价格相对稳定。
LEDinside研究部表示,LED灯泡价格的下降使得每千流明价格从2010年的83美元,来到目前的平均每千流明约52美元。目前LED灯泡初始价格仍较一般灯泡贵很多,LED灯泡想要全面替代省电灯泡仍言之过早。不过价格持续下滑,有助于加速LED灯泡应用市场的成长。
同时,市场上可以观察的是,除了日本市场已经在6月出现LED灯泡销售超越传统灯泡的现象外,南韩品牌厂商的低价灯泡策略,以及Philips、 Osram、GE等公司在全球市场的LED灯泡布局策略已经日渐明显,替代性的LED灯泡市场,很可能在日本市场开花结果后,也陆续传到北美、欧洲等成熟市场。
2011/07/12
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LED产业研究机构LEDinside表示,中国晶片厂在去年各地方政府的补助政策下,看好LED照明市场需求,大幅开出扩厂计划,拉高生产设备MOCVD机台数量。但受到2011年LED产业终端需求未见明朗,产品库存不断提高,因此各家厂商已经开始放缓购置MOCVD设备的计划。
除此之外,中国为因应通货膨胀,不断地调升存款准备率与紧缩银根,也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拨款困难。种种因素影响下,中国LED晶片厂商对于下半年扩产计划持保守态度,LEDinside预估2011年MOCVD新增安装机台数量为711台,其中中国区域的新增安装机台数量为380台。
通膨压力使得中国政府开始紧缩货币供给
2011年以来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不断创下新高点,5月份通货膨胀率为55%,中国人民银行藉紧缩银根政策希望控制通货膨胀率。自6月20日止,中国人民银行已经6次上调存款准备率,使得中国内地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215%的历史新高。放款基准利息也从7月7日起调升至656%,为今年度第三次升息。从五月份新增贷款金额来看,与四月份相比,大幅下降25%,从人民币7400亿至人民币5520亿,而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37%,也显示各地方企業更難獲得資金,加上劳动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成本管理上也面临挑战。
货币紧缩政策影响LED厂商扩产计划
除此之外,自从中国扬州市政府宣告2011下半年将会开始停止MOCVD购置补助政策之后,中国与台资晶片厂开始担心各地方政府会停止补贴政策,因此于今年上半年开始大量采购MOCVD机台,希望赶上补助政策效期。
然而,由于货币紧缩政策影响,中国LED企业的财政补贴金额取得不易,影响扩产进度,加上整体终端销售不振与晶片价格大幅下降等因素,部分LED晶片厂商产能利用率下降至五成,生产用机台转为工程研发用。因此各家厂商纷纷将扩产进度往后递延。
LEDinside观点
根据LEDinside,一线中国晶片厂也将预计要扩产的基地转为销售中心,而原先和设备商预定的MOCVD机台购置计划,也与设备厂讨论递延交货时间,为2011下半年中国晶片市场供给量增添变数。
另一方面,二线中国晶片厂商在资金短缺,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与不足的MOCVD生产设备下,有可能停止扩产计划,甚至是面临倒闭危机。LEDinside认为在这波终端需求不振情况下,具有高技术含量,与成本优势的厂商,将可度过2011年下半年的挑战。
2011/07/08
日本东北大地震冲击:矽晶圆的供给及后续限电的措施,将对后续全球DRAM产出造成影响
根据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门DRAMeXchange的调查,由于日本东北大地震冲击下,福岛一号核电厂停机,甚至引发辐射危机,亦造成日本东北区域大规模停电,3/14日起东京电力公司针对受灾较轻的区域宣布展开分区限时限电措施,并优先以交通及民生用电为主,但受灾严重的宫城与福岛二县,电力恢复时间仍不明确。
就DRAM供应炼来看,东北区域有信越化学的福岛白河厂与SUMCO的山形米泽厂,都是负责生产矽晶圆为主,尤其是福岛白河厂位在福岛县中,电力来源以福岛核电厂为主,加上又是生产DRAM矽晶圆重镇,冲击影响将会最大。SUMCO虽在东北有生产基地,但生产重镇则在九州区域,目前推测影响不大,此外,生产矽晶圆需要长期且稳定的电力供给,即是短时间的停电亦无法有效生产矽晶圆,加上日前日本东北区域分区限电可能长达数月之久,甚至运输及交通基础建设受损影响下,以信越化学及SUMCO全球合计超过五成以上市占率,将会对DRAM原物料的供应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
就DRAM厂现况来观察,身处日本的尔必达,当地地震约2级,Immersion机台需重新定位外,加上有一定数量的库存,无重大灾情传出,三星矽晶圆来源,除厂内自制外,SUMCO九州厂亦是主力供应来源,影响不大,海力士有一部分矽晶圆是从信越化学提供,目前设法从其他供应端补足,力晶与瑞晶尚有一定库存量可以使用,并将持续观察信越化学供货状况,南科与华亚科方面,目前矽晶圆大部分由台胜科提供,生产无任何影响,华邦采购来源多元,不足部份亦将从其他供应端购买。
FLASH方面,Toshiba表示说目前除了信越化学外,亦有其他的供货来源,且wafer将会优先给NAND Flash厂使用,暂时应该还不至于影响到后续生产,Hynix 主要wafer供应商为信越化学及SUMCO,短期亦不至影响生产,Samsung则表示信越化学不是其主要供应商,对三星影响不大。
WitsView
日本基础设施回复状况,将影响面板上游供应链恢复进度
根据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门WitsView所掌握的资讯显示,日本此次发生的大地震伴随海啸,影响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以及关东地区,至于大尺寸面板主要供应聚落的关西地区,影响则不大。而主要配置在东北地区包括彩色滤光片等小世代产能,在停线检修之后,也已恢复生产。
WitsView观察后续对面板供应链主要影响,首先可能是基础设施恢复的状况,目前关东及东北地区已经展开限电措施,预计将持续至4月底,这对厂商生产线的产能供给将产生影响,厂商必须做重新做产能的调度与配置,短期供给可能会有不顺状况出现。而在面板主要材料中,驱动IC的最上游矽晶圆供应商信越半导体以及SUMCO,在此次震灾中亦是受到严重影响,虽然目前主要驱动IC厂商皆表示短期影响不大,但矽晶圆的供给后续仍有可能出现吃紧的风险,对晶圆代工厂以及驱动IC厂商后续的影响仍须观察。另一方面,占面板成本比重不高的化学材料包括如ACF导电胶、光阻靶材的供给,因日系供应商在此类材料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虽然面板厂目前手上仍有库存,但后续的影响仍须关注日本当地生产线以及整体交通运输回复状况而定。
面板需求与价格在第一季仍在谷底徘徊,需求并未明显增温,厂商手中的材料以及面板库存压力亦伴随着时间而有不断上升的风险。但突如其来的震灾,将可能进一步带动下游客户提前备货的预期心理,短期内有机会舒缓厂商库存升高的压力,但WitsView认为值得关注的仍是上游供应链恢复的状况,这将对第二季之后的面板供给有较明显的影响。
LEDinside
日本LED产业冲击有限,然而部分材料面临供给吃紧问题
全球的LED产业当中,以亚洲为LED产业的生产重镇,而根据LEDinside统计,2010年全球LED区域排名当中,日本地区的产值位居世界第一,市占率高达29%,稳居全球龙头宝座。
LED package revenue ranking by region 日本发展LED产业的历史悠久,自从中村修二开发出蓝光LED之后,使得LED产业于日本蓬勃发展。尤其是日本地区的LED产业供应链完整,除了几家生产LED的大厂之外,上下游的材料占全球供应链当中也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如萤光粉、封装矽胶等、蓝宝石晶棒的产业。而在LED产业的聚落分布上,LED大厂的聚落主要位于关西地区,而部分材料厂商工厂位于关东地区。
而本次日本的宫城大地震对于LED产业影响,据LEDinside了解,对于整体产业的影响并没有很大。而部分位于关东地区的厂商,其厂房与设备也大多安然无恙。但还由于福岛核电厂停止运作,加上海啸造成部分地区交通中断,造成供应炼当中,某些零组件与材料供给吃紧的现象。
LED生产厂商
日本最主要的LED大厂,日亚化(德岛阿南市)、丰田合成(名古屋),均位于关西地区,因此本次震灾对于该两家厂商的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至于昭和电工,由于该公司位于千叶县有一部分的生产线,在电力吃紧的状况下,多少会影响其产出状况。至于另外一家封装大厂,Citizen,由于该公司的部分产线位于福岛县,因此受灾状况仍需要进一步了解。
LED材料厂商
蓝宝石基板部分,主要生产厂商为京瓷与并木,该两家公司占全球的市占率约25%。不过日本的蓝宝石基板厂商货源主要供应日本国内的LED厂商所使用,外销比重并不高。而虽然并木的生产线部分位于青森县,据侧面了解厂房并没有受损,反倒是因为限电等因素而影响产出。而供给受限下,是否会影响日本的LED厂商走出日本对外寻求蓝宝石基板仍值得关注。至于提供四元所使用的砷化镓基板,主要供应商由住友电工所提供,目前并没有传出有供应吃紧的情况。
MO源(MO Source),日本的MO Source供应商,主要由住友化学与信越化学所提供。而该两家公司均提供日本国内市场所使用,并没有对外作销售,估计不会影响其他区域的LED生产厂商。但是由于该两家公司有部分生产线位于关东地区,在缺电与交通运输不便情况下,后续产出状况值得观察。
MOCVD用承载盘(Wafer Carrier),搭配MOCVD机台所使用的石墨承载盘也是相当重要的关件耗材,现阶段由于MOCVD机台大量扩产,加上该产品技术门槛高、供应商不多,使得石墨承载盘本来就已经出现供给吃紧的状态。目前日本最主要供应商为东洋碳素(Toyo Tanso),工厂位于香川县,不过由于远离灾区,因此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封装矽胶(Silicone Lens)部分,全球的封装矽胶主要由信越化学与道康宁(Dow Corning)所提供,而日本的信越化学的工厂位于群马县,在交通运输不便与缺电的情况下,目前已经有许多封装厂商表示供给出现吃紧状况。
萤光粉(Phosphors),日本萤光粉主要提供厂商包括日亚化与三菱化学,日亚化一直以来提供黄色萤光粉(YAG),而在强调高演色性领域的LED背光电视应用当中,三菱化学的红绿萤光粉则是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目前三菱化学位于小田原市的工厂虽然离灾区有段距离,但是由于交通因素与限电影响,部分封装厂商也反映供给稍为吃紧。
EnergyTrend:多晶矽合约价影响有限,但现货价快速上涨
根据EnergyTrend的分析,此次日本地震对于全球太阳能产业的影响的程度相较其它产业而言显得轻微,主要影响范围集中在单晶矽晶圆与多晶矽的供应。
以产业分布来看,日本太阳能电池产业集中在关西地区,主要大厂如Sharp、Kyocera、Mitsubishi、与Sanyo的生产基地集中在大阪、滋贺、奈良、与京都等地区。现阶段在设备机台与电力并未受到影响下,供应链的运作完全正常。
而在多晶矽供需来看,主要以MSetek与Tokuyama二家厂商为主。目前MSetek的工厂座落于此次震灾的重灾区,使得目前年产能3000吨的多晶矽供应完全停摆。另一方面,由于MSetek是全球主要单晶矽晶圆的主要供应商,同样受到此次震灾的影响,年产能120MW的工厂目前也是停止运作的状况。目前MSetek的8成产能全数供应给美国SunPower,估计SunPower将受到不小的影响,连带也将造成单晶矽晶圆的现货供应吃紧。而在Tokuyama方面,生产多晶矽的工厂位于山口县,并未直接受到地震的影响,但受到关东电力供给短缺的影响,预计8200吨的年产能将无法全数产出。
根据EnergyTrend的预估,2011年全球多晶矽的供应达到22万吨~24万吨之间,MSetek和Tokuyama二家厂商的产能合计占全球供应的5%左右,在本年度合约都已签订的状况下,EnergyTrend认为对于合约价格的影响不大,但在现货供应已经呈现吃紧的状况来看,全球多晶矽的现货价格将快速上涨。
另一方面,由于日本福岛核电厂的灾情持续扩大,万一辐射尘的影响范围扩大,将有可能影响到位于关西的太阳能电池产线,进而影响全球太阳能电池的供需状况。除此之外,由于日本目前电力供应短缺,如需在短时间提升电力供给,提升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安装量是可被考虑的解决方案。但日本政府目前财源短缺,能否担负相关的财政支出也需要仔细评估,因此2011年日本市场的需求是否会进一步提升仍待观察。
锂电池上游材料劫后余生-电池芯厂睁大眼
根据集邦科技统计,日本圆柱型电池芯将因当地材料端的供给吃紧而有连累的疑虑,韩系电池芯厂也因此有机会摆脱长期的价格疲软。 日本NB锂电池受创最深者,仍在于上游材料端,包括了负极材料端以及保护IC,目前最为棘手者,在于负极材料端Hitachi市场占有率达到30%,产能远大于JFE以及Nippon,换句话说若全部停线,产能缺口将大于后两者的产能总和,影响比例甚为可观,且势必也将对于其他锂电池应用端的供给产生压力。 对中游电池芯来说,Sony因为圆柱型电池芯与电池组装生产都集中在日本,较特别的高分子电池芯则散布在新加坡与中国部份,电池组装一部分在中国无锡,因此仍有一部分的材料库存,预料NB用圆柱型电池的供给端仍会有部分吃紧;Sanyo在NB用电池芯产地以日本大阪为主,高分子电池芯已在中国北京建立产线,在材料端已有相当库存,然而在日本圆柱型锂电池也会因材料端的短缺而显得产能吃紧。
2011/07/06
为了深度解析LED产业市场现状,并提供具有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前瞻性的未来发展趋势,上海 LEDforum 即将于2011年7月6-7日在谱东新国际展览中心旁的上海尊域喜马拉雅酒店隆重拉开帷幕。来自众多国际知名领先企业的重量级高端管理者将带来密切相关于LED产品设计、技术、封装、终端应用、市场变化等方面的最新信息,LEDinside的市场分析师也将发布全球LED市场趋势及产业情报的最新重要研究报告。
本届论坛的最新议程也于近期出炉:首日将囊括国际大厂云集的开幕式、基调演讲,以及精辟的LED上游产业市场趋势分析;而次日则主要探讨LED封装、LED终端应用、LED产品设计方面的重要发展;另外,在次日议程的最后,重要领导、国内外知名大厂的代表将就目前最受业界关注的焦点,共同进行讨论。
中国(上海)半导体照明应用技术论坛首日演讲
在上海市政府领导、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以及集邦科技的董事长刘炯朗博士分别进行开幕致辞、欢迎致辞和致道贺辞之后,中科院院士(现任)上海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主任的褚君浩博士将介绍关于上海十二五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构想,随后将开始首日的演讲。
中国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半导体照明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是一个新兴国家,同时也是LED产业的新兴市场。中国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褚君浩将从不同方面对中国半导体照明的核心竞争力做出说明。
首先他将从国产白光器件及白光球泡的价格与进口对比便宜3-4倍出发,提出核心竞争力不等于简单规模化的观点。他指出,中国国内产品的现状是综合因素差距没有缩小,市场集中在中低端最终会形成资源性竞争,如何才能达到产业良性发展?
他还表示,半导体照明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产业,中国半导体照明形成核心竞争力需从MOCVD等方面出发,研发配套工艺形成产业的核心基础。同时还要保证高端技术的切入和完整的技术体系。
飞利浦照明:LED照明系统的全球市场趋势
飞利浦旗下的照明事业部是全球照明业的佼佼者,该公司正在努力推动整个社会走向高效节能的目标。
飞利浦照明的专业照明事业副总经理Jaap Schlejen,将从照明景观市场的变化,户外、特定场合及办公室等主要照明领域进行深入地市场剖析,并做出总结整理,得出未来这些LED照明关键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同时,他还将对未来LED市场的价值的增长进行数据化的预估。他认为,LED及控制技术将在未来专业级照明中呈现出飞速增长。这项增长将改变竞争格局,促进照明资源、模块和竞争领域整体解决方案的洗牌。
欧司朗:展望全球固态照明市场
欧司朗本身是全球重要的光源制造商,也是具备创新能力的LED照明公司,拥有多项世界领先的专利,并为众多世界著名工程提供了照明产品和方案。欧司朗的亚太区销售副总陈坤和将参加此次论坛,并对全球的固态照明市场的未来做出解析。
随着全球能源问题日趋严重,节能、环保的光源设备成为光源制造商和照明公司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欧司朗在上个世纪就开始新一代光源的开发,并在九十年代末就成为第一批推出白光LED光源的公司之一。
目前,欧司朗的LED光源产品已经发展为汽车、信号、建筑等多个系列。欧司朗曾表示,照明的LED化才刚起步,目前的LED照明大部分是特殊用途的照明及路灯,而这些灯具在照明市场中只占极少部分。未来LED将作为主角逐渐渗透到家庭照明市场。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固态照明市场现状
本届论坛特别邀请到了蓝光LED之父 - 中村修二博士,他将于这次上海的LED年度盛会中来讲解固态照明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
中村修二博士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材料物性工学部的教授,1977、1979年先后获得日本德岛大学电子工程学学士、硕士学位,1994年取得日本德岛大学工程博士学位。 他被称为LED行业的爱迪生,曾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实现InGaN/GaN蓝色半导体激光的室温脉冲共振,开发出世界首个无极性蓝紫半导体激光。
另外,中村修二博士实现的GaN Base白色LED,成为当前全球LED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GE照明:符合客户价值主张的照明设计思维
LED照明产品的质量提升和投资回报率增高是促进LED产业健康积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GE照明的亚太区LED产品总经理王健就将从LED照明的期望,包括照明质量和投资回报等方面做出独到的专业解释。
他的演讲内容包含详细的质量考虑,并对投资回报公式进行数字化的具体介绍,还将通过丰富的图表对LED节能和成本进行分析。
另外, GE照明的领先产品的性能、外观设计、应用等内容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其GE的 LED模块化路灯R250系列。R250系列是GE照明2011年新产品LED模块化照明系统。
维易科(VEECO):通过薄膜沉积技术的进步,降低LED制造成本
MOCVD技术是目前LED产业关注的一个焦点。Veeco的MOCVD营销处处长李加博士将在接下来的时间,为到场的嘉宾发表主题为“通过MOCVD技术的进步,降低LED生产成本”的演讲。
李加博士认为,LED TV 的渗透率有望在2011年达到50%,2013年则有望达到80%。而LED照明芯片的未来五年的增速将达到68%。他还将在论坛上公布其它的系列数据。借LED产业的飞速发展引出主题,MOCVD设备的进步将减少周期、系统成本以及运行成本,同时可以提供高亮度的LED生产设计的系统,增加产出率和产能,减少碳足迹,提高能效,增加受益。
Veeco今年在上海成立了全新的中国培训中心。该中心占地约1700平方米,拥有约40名员工。该中心共设有三间教室,并配备市场领先的Veeco TurboDisc® K465i™ MOCVD系统。
爱思强(Aixtron):改善产出质量和生产效能的MOCVD市场新局
爱思强随后也将对MOCVD的市场做出另一番解释。爱思强公司的大中华区副总裁Christian Geng博士将说明改善产出质量和生产效能的MOCVD市场形成的新格局。
Christian Geng博士首先将从媒体报导方面对该公司及产品做出简要阐述,然后具体从产出质量和生产效能方面做出讲解。生产效能方面详解的内容包括,产能、Wafer尺寸、增长率、降低维护和自动化;而产出质量则包括,晶体质量及增长压力、产出一致性和避免粉尘颗粒。
从用户的升级需求出发,爱思强开发出的MOCVD机台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效率及扩大产能。
KLA-Tencor:如何优化LED Wafer自动检测流程以提高质量
除了生产设备之外,生产流程检测也在LED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
KLA-Tencor的中国区技术总监 任建宇博士将用丰富的图标和数据来解说KLA-Tencor的HBLED生产过程解决方案,说明生产过程控制的作用、在线检验要求,并通过丰富的例子说明LED Wafer的自动检测流程,同时分享如何采用电流检测策略以提高质量。
任建宇博士认为,生产过程控制是衔接产业中至关重要的一步。KLA-Tencor专精于提升半导体制程良率及提供制程控管量测整体方案。自1976年成立以来,不断致力于产品研究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设备服务,更协助半导体厂商创造高质量、高效能之产质。目前分公司遍布美洲、欧洲、亚洲等十数国家。
Carbon TEQ Solutions:照明应用的散热管理及相关创新技术
Carbon TEQ Solutions的副总裁兼技术总监Bill Scalia,将针对照明应用中的散热管理和创新进行讲解。Scalia的报告分为碳泡沫材料,TEQ2方法,研究及设计,集成,科学五个板块。
其中在科学板块,他将介绍一种被他称为ScaliaPhysics™的新的分子结构解释。Bill Scalia是一位专注于新散热技术的研发的应用工程师,TEQ专属技术(TEQ Methodology)让他成功的降低客户的耗能、保养及保固等额外费用外,同时延长产品寿命,因此增进了客户满意度。
Bill对散热产品独有的兴趣及专业使得他的专利得以应用于Carbon TEQ公司的产品。
集邦科技 LEDinside:2012年的固态照明/LED市场趋势
LED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长期以来是业界所关注的重点。LEDinside的绿能事业处主管储于超将在即将举办的上海LED论坛上发布关于“2012年固态照明/LED市场趋势”的产业报告。
这份报告主要包括LED产业的回顾和发展态势、LED需求前景、LED供应前景以及LED产业的竞争与合作等四个方面。储于超认为,中国和韩国的LED市场正在不断浮现,回顾往年的价格来看,LED在NB、TV、移动装置等等应用领域的价格都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而未来几年,HB LED市场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另外,他还将通过具体的数字,从不同的LED应用及不同的细分领域做出专业的总结和判断。
中国(上海)半导体照明应用技术论坛次日
江苏璨扬光电:与国际接轨的LED照明产业发展方向与经验
论坛进入第二日议程,在集邦科技董事长刘炯朗博士进行次日致辞之后,江苏璨扬光电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简奉任将进行开场演讲。他将谈及于国际接轨的LED照明产业发展方向与经验。
简奉任先生将对LED照明产业现状进行评析,并提出符合当今潮流的LED照明发展策略。他认为,LED光源在家用电子产品上的应用已经完全成功,目前使用LED的家用电器已经相当普及,也带动了LED成本的下降。
未来LED市场的主要需求领域将产生变化,截至目前而言,IT产品的需求主宰了LED市场,到明后两年,TV可能仍为LED的主要需求领域,而再未来几年,照明则将成为LED市场的主要需求领域。他还表示,厂家可透过技术的整合,提供照明厂商具备“高性价比”、“高信赖度”及“符合照明规范”的LED光源是技术发展的唯一目标。
此前LEDinside曾经预计,江苏璨扬光电至2011年底,MOCVD产能达到50台规模,投产后LED蓝光外延片产能达到144万片,LED芯片达18000KK。该公司的主要业务为生产、加工发光效率100 1m/W以上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外延片(蓝光)、芯片及室内、室外照明产品。目前产品波长范围可达385nm-560nm,并且在亮度、电性及可靠度上也赢得国际厂商的认证。该公司拥有两个厂房和一个办公楼,总面积达到79,08306平方米。
飞利浦Lumileds照明公司:LED室内照明的应用和挑战
在第一日飞利浦照明做出重要演讲之后,其亚洲地区市场总监周学军将分享飞利浦照明的成功经验,和LED室内照明所面临的挑战。
周学军先生将首先从室内照明的商店酒店、办公室、替代灯等细分市场及应用做出简要阐述,然后分析室内照明的关键要素,最后从专业角度对摆脱分档和热测试做出说明。
他认为,在室内照明方面,办公室领域的应用渗透有限但是潜力很大,商业建筑的30-50%电器订单就在照明方面。未来新的办公室的建筑节能标准将聚焦于照明方面,T-LEDs将适于绿色消费。
汉高(中国):适用于LED照明的组装材料发展观
汉高的LED销售部经理吕允中将对LED照明中,汉高组装材料的发展做出阐述。首先他将介绍汉高的构成、全球产能、合作伙伴、创新、质量、效率,然后吕先生将着重介绍汉高公司在LED照明的价值链与解决方案。
这些解决方案包括LED芯片封装材料,导电材料,对LED照明产品至关重要的散热部分的导热胶/膏/垫片/相变材料产品,LED产品结构中的定位粘接和密封,电源驱动和灯条等产品的灌封防护,以及有效保护组件的低温低压注塑工艺&产品等。
汉高在LED市场的专业技术通过旗下知名的Ablestik™、Emerson & Cuming™、Hysol® 和Loctite®等品牌整合,可为市场提供LED封装以及照明产品装配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小智研发:应用在绿色建筑的创新LED应用未来概念
小智研发是一家致力于绿色能源产品设计研发的公司,推广低碳产品、设计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以便利、时尚、精巧、使用为四大主要要求,推出HYmini掌上型风力发电机、miniSOLAR携带型太阳能板、安装于自行车和手臂上的相关配件等等产品。黄谦智先生是小智研发的创办人与设计师,专注于可持续产品和建筑解决方案。黄总经理过去参与过许多国内外知名的绿建筑设计并拥有许多产品设计奖项,其中包括了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流行馆(FE EcoARK),其建筑设计上大胆结合了现代科技,使用150万支塑料瓶当作建材,不但环保而且通过耐震及台风测试,充分将绿建筑创意展现出来。
未来三年,小智研发的专业工程师及建筑师将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及商学院的学生进行密切的交流合作。
ELB Electronics:RF无线照明控制网络和LED的应用
Steven J Purdy是ELB电子的产品开发总监,领导ELB产品开发,他计划把ELB培养成为北美照明市场中调光镇流器和照明控制方面的主要领导者。
他将在本届论坛上谈及LED在RF无线照明控制网络的应用。Purdy认为,照明控制在楼宇智能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照明控制能减少超过50%的能耗,并且会对环境会产生积极影响。
无线射频(RF)控制不须要运作有线网络,透过小型可携式控制器,就能控制远程照明装置,与照明系统达到良好的搭配效果。他还将通过美国商业建筑照明能耗图表来说明无线照明控制的影响,并对照明控制策略进行阐述。
新思科技:半导体照明终端应用设计思路
新思科技将在本届论坛上详细的讲述半导体照明终端应用设计思路。该公司的全球销售总监David Stuart准备了长达31页的PPT来讲述这一领域的成果。
通过一个使用LightTools和SolidWorks进行半导体终端设计的案例,Stuart将讲述设计亮点和设计策略,并讲解具体化的系统和LED资源模型。同时,他还将谈及SolidWorks中的设计、起点设计、优化过程、优化设计。
通过这个案例案例,他表示,LED半导体终端应用中,使用LightTools 和SolidWorksin的结合是一大亮点,并且LightTools拥有雄厚的设计、分析及优化LED和LED终端应用的工具组。
亿光电子:如何做好高质量半导体照明封装
亿光电子的全球业务营销副总经理Ilkan Cokgor,在光电LED产业及固态照明领域已有20年资历, 具备巿场研究, 产品开发及业务营销等的工作经验。 他拥有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光电博士学位(King’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他将对高质量半导体照明封装进行阐述。
亿光电子在大陆、香港、日本、韩国、新加 坡、马来西亚、印度、德国、瑞典、美国及加拿大等地区或国家都设有分支机构。此前,亿光电子曾表示,采用覆晶(Flip-chip)封装技术的LED,较一般LED封装 的固晶方式拥有更高的信赖度。
探讨LED商业空间照明的落实-实现LED新应用
最后与会众多重量级嘉宾将受邀共同对LED商业空间照明的落实暨实现LED的新应用做出探讨,为本次研讨会画上一个浓重而完美的句号。
参与讨论企业将包括飞利浦、飞利浦照明、江苏璨扬光电,维易科(Veeco)、爱思强 (Aixtron)以及锐高照明(Tridonic)等等。
###
2011/07/05
集邦科技(TrendForce)表示,2011年LED产业整体产值未见明显提升。尽管下半年进入LED产业传统旺季,2011年来自不同应用终端市场的需求不振,供过于求的疑虑提前浮现。估计2011年LED晶片供给量约1000亿颗,而晶片需求量约890亿颗,供过于求的比率达12%,而2012年在中国地区产能大量释放后,供过于求的比率将会扩大至21%。
手机背光市场受到中国严打白牌手机影响需求不佳
2011年全球白牌手机市场的重镇 - 中国市场,受到来自于中国对于白牌手机、山寨手机的态度转为严格影响,手机用的LED晶片产品需求未见明显提升,同时受到上游LED晶粒价格的下滑影响,手机用LED背光晶粒的价位来到新低水准。随着中国LED磊晶厂的MOCVD产能陆续开出,2011年受到应用终端市场的需求不振,对于LED的价格已经开始产生拉低的连锁效应。
液晶电视市场苦等不到旺季备货需求
至于消耗LED晶粒数量庞大的液晶电视用LED背光市场,为各家LED厂商所看好的应用之一。2010年以来LED厂商也依据电视品牌厂商的需求规划而进行大幅度扩产。然而受到经济复苏脚步缓慢影响,全球LED背光液晶电视(LED TV)出货明显不如预期。今年初,三星 、LG等电视品牌厂商对于2011年LED背光电视渗透率目标设定为70%以上。但由于今年电视品牌厂商主打3D议题,加上LED与CCFL背光模组仍有价差存在,目前电视品牌厂商多半将LED背光电视渗透率调降至50%。
除此之外,终端需求不佳,2011年液晶电视出货总量也由22亿台下调至203亿台。因此液晶电视的LED使用数量仅只有175亿颗,产值仅167亿美元。相较电视品牌厂商所乐观预期的版本下修幅度高达26%。而这也说明为何LED厂商迟迟苦等不到LED背光电视的商机。目前许多LED厂商表示电视背光的能见度至七月仍不明朗,而随着圣诞旺季的备货需求即将结束,许多厂商对于下半年前景转趋悲观。
平板电脑冲击传统笔电市场
至于液晶监视器(Monitor)、采用LED背光的笔电(NB),其LED背光渗透率都陆续提高,然而IT市场需求不佳。尤其是传统笔电销量的成长不如往年,轻省笔电(Netbook)的成长更出现停滞现象,只有平板电脑一枝独秀,是LED背光市场中唯一有明显成长的部份。
LED照明市场缓步成长,多国政府与厂商积极推动
LED照明市场方面,欧洲、美国市场等地的户外LED照明、建筑照明专案数量和规模都持续在提升,美国东部的LED路灯计划和专案呈现明显地成长。至于建筑用LED照明的专案市场,从建筑物外面的装饰性照明、建筑物内的室内照明,LED照明市场正在缓步成长,特别是在成熟市场。
除了专案导向、利润较高的产品领域里,LED照明获得较明显的发展外,LED球泡灯市场仍旧是只有日本市场比较卖得动。至于专业性照明,植物与农业照明(包含紫外线硬化)、冷冻柜照明等等,这些在2011上半年是较热络的LED照明品项类别。
另外,LED产业也必须留意的重点是南韩厂商的崛起,韩国政府不但推出新LED照明规划期望在2020年全国LED照明普及率提升至60%外,该国的的三星(Samsung)、LG,都推出自我品牌的LED照明产品,他们除了用自己集团的LED资源外,也外购国际大厂与中国大陆厂商的LED来使用,目标是全球的LED照明市场,加上其通路优势与品牌效应,想去挑战前五大照明厂商厂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LEDinside观点
观察LED上下游厂商的状况,在这波终端需求不振的情况下,以高功率照明为主的厂商,或者是高功率LED出货比例较高的厂商,有较高的毛利率与较稳定的出货数字表现。而2011年来自不同应用终端市场的需求不振,供过于求的疑虑提前浮现。集邦科技(TrendForce)认为供过于求的比率将逐渐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