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关键字:,
共1919笔
2023/03/06
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随着Server OEM放缓出货,中国市场普遍保守看待未来需求而力求降低库存,SSD采购订单未见明显复苏。同时,供应商2022下半年的笔电及智能手机订单大幅削减,导致库存陡升,Enterprise SSD转而成为供应商唯一出海口,造成供需明显失衡,第四季Enterprise SSD价格跌幅扩大至25%,影响第四季Enterprise SSD总营收仅379亿美元,环比下跌274%,跌势将持续至2023年第一季。
三星(Samsung)2022年第四季Enterprise SSD营收下滑至178亿美元,但由于积极议价争取出货量放大,市占率因此提升至469%,2023年三星龙头地位仍将不易被挑战,主要是三星Enterprise SSD产品完整度和技术都处于领先地位。此外,随着下半年部分新平台搭载PCIe 50,Samsung PCIe 50产品早在验证之列,尤其AI服务兴起,高速运算需求推升HBM订单渐增,三星在DRAM、HBM及SSD产品布局到位,竞争力将更胜其他业者。
SK集团(SK Group;SK hynix & Solidigm)主要受市场疲软表现及新产品导入时程较预期延长影响,去年第四季营收72亿美元,市占率下滑至190%。原先预定SK海力士完成和Solidigm第一阶段合并后,双方计划以Solidigm为主要开发SSD的主体,共同于2023年推出以SK hynix 176层TLC的Enterprise SSD,但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了解目前合作计划有变,此将不利于双方新产品的量产时程,恐冲击后续出货成长表现。预估2023年SK集团市占率的提升除了仰赖市场的回温,还要看QLC Enterprise SSD是否能获得更多人采用,以提升长期的出货动能。
西部数据(WDC)因PCIe SSD出货打入北美服务器ODM客户,营收自2022年第二季起明显成长,但去年第四季同样受北美采购容量下滑,营收下滑至49亿美元。西部数据受限于研发资源有限,导致Enterprise PCIe 40推出时间较为其他供应商落后,故未来市占率提升仍存隐忧,加上2023下半年PCIe 50产品将开始搭配新平台出货,西部数据产品准备度较其他供应商略为不足,今年维持营收及市占表现恐面临挑战。
铠侠(Kioxia)2022年第四季营收受惠于身为主要的SAS供应商的优势,该产品单价优于PCIe接口,即便Enterprise SSD订单需求不如预期,但铠侠营收仅环比下滑122%,达49亿美元。铠侠除了持续扩大PCIe 40产品在中国市场及服务器OEM的验证,预估2023年PCIe 40出货将逐步放量之外,铠侠PCIe 50产品也已量产,随着产品逐步到位而积极寻求与Server ODM合作。铠侠期望通过扩大Enterprise SSD类别营收进而取得较佳的获利率,如此才有可能投入未来NAND Flash制程的研发,计划在2024年迎头赶上其他供应商的23X层的NAND Flash生产制程。
美光(Micron)Enterprise SSD产品营收仍以SATA为主,受限于企业2022下半年资本支出下修,第四季营收跌至31亿美元。而该公司176层PCIe 40产品出货增速略低于预期,随着客户验证数量的增加及客户库存逐步去化,2023下半年可望迎来一波176层产品放量。目前美光正积极开发HBM等新一代产品,欲跟上AI及ML等高速运算服务的需求兴起,扩大与Server ODM的合作,同时带动美光Enterprise SSD的搭载率。
若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并购买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半导体研究处相关报告与产业数据,请至https://wwwtrendforcecn/research/dram查阅,或洽询service@trendforcecn
2023/03/02
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2年第四季DRAM产业营收1228亿美元,环比下降325%,跌幅甚至超越第三季的289%,已逼近2008年底金融海啸时的单季36%跌幅,主要下跌原因是受DRAM产品平均销售单价(ASP)下跌影响。由于去年第三季起客户拉货急冻,DRAM供应商的库存快速堆积,因此为抢占第四季的出货市占率,供应商议价态度更为积极,其中又以Server DRAM跌幅最剧,2022年第四季DDR4价格环比下降23~28%;DDR5价格环比下降扩大至30~35%。
营收方面,三星(Samsung)、SK海力士(SK Hynix)、美光(Micron)营收均明显下滑,在第四季的价格战中,三星让价态度最为积极,因此在需求衰退之际,出货不减反增,尽管营收金额来到554亿美元,环比下降251%,衰退幅度是三大原厂中最低。SK海力士营收340亿美元,环比下降352%,由于适逢2022年财报年底,韩厂积极加大出货力道,但因产品价格跌幅剧烈,使得营收面临衰退。美光283亿美元,季跌412%,因财报区间早于其他供应商,出货量跌幅较大,故营收衰减幅度为众原厂之中最剧。受营收剧跌影响,各原厂去年第四季营业利益率快速下跌,预期2023年第一季将由正转负。
产能规划方面,三星Line15因优化旧制程产线,投片小幅下滑,产能扩张重心集中在新完工的P3L,今年第一季已开始小量试产,是支撑今年总投片量扩增的主力。SK海力士在去年第四季宣布减产,今年第一季稼动率为92%,预期第二季会进一步下滑至82%,位于韩国的M16产线为先进制程,故维持原先小幅增产计划。美光于日本与台湾地区同步减产,产能稼动率为84%,2023全年将维持相同水位,新制程1beta nm已于美光日本厂量产,台湾地区厂将于今年中开始投片,下半年量产。
台厂方面,南亚科(Nanya)出货仅小幅下滑,但受到合约价下跌影响,2022年第四季营收衰退达30%,主流制程停留在20nm,1Anm产出贡献少,营业利益率来到-19%,并于去年第四季起开始减产,稼动率约为70%。力积电(PSMC)营收计算主要为其自身生产之标准型DRAM产品而不包含DRAM代工业务,DRAM营收衰退约395%,Consumer DRAM客户仍在库存去化阶段,买气尚未回温,但若加计代工营收则衰退274%。华邦(Winbond),其KGD(良裸晶粒)出货占比高,2022下半年面临客户库存调节,出货持续下滑,第四季营收衰退为303%,目前华邦台中Fab6厂稼动率约为50%,而高雄KH厂已开始小量试产,制程为25Snm,20nm亦同步开发,预计年中开始投产。
若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并购买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半导体研究处相关报告与产业数据,请至https://wwwtrendforcecn/research/dram查阅,或洽询service@trendforcecn
2023/03/01
ChatGPT近期掀起云端与AI产业话题,Microsoft、Google、百度等相继推出基于生成式AI衍生的产品服务,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报告「从AIGC看云端AI应用趋势与挑战」指出,在此热潮下,GPU及AI芯片相关供应链业者如NVIDIA、台积电、欣兴、世芯、力旺等可望受惠。不过,市场普及度和产品服务的功能优化仍待考验,且由于AI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涉及个人信息及内容提供的正确性,因此下个发展阶段或将还会面临法规问题。
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生成式AI是透过GAN、CLIP、Transformer、Diffusion等算法、预训练模型、多模态等AI技术的整合,在既有数据或资料中寻找规律,并在资料汇整、社交互动、文案产出等领域带出高效的内容产出,以及与用户互动体验。现行市面上已有不少生成式AI的应用,较常见的产出类别包括文字、图像、音乐、编码等。
抢占AI商机,云端大厂应先强化搜寻引擎
数据、算力、算法是深耕生成式AI不可或缺的三大关键,且产品服务易做但优化困难,因此,握有相关资源的云端大厂在发展上将更具优势。就厂商角度而言,由于ChatGPT等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不仅能与用户自然对话,「类理解需求」的能力使其针对各式咨询能进一步提供建议,加上使用搜寻引擎已相当普遍,故透过强化搜寻引擎已是各云端大厂的首要任务。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查,目前全球搜寻引擎市场以超过9成的Google引擎为首,Microsoft Bing仅占3%,短期间不致造成威胁,但随着用户扩大、数据反馈与模型优化的循环,是否会产生服务差异甚或抢占广告商机,也是Google不得不预防的潜在风险。
GPU及AI芯片需求增,台厂世芯、力旺等受惠
由于生成式AI必须投入巨量数据进行训练,为缩短训练就得采用大量高效能GPU。以ChatGPT背后的GPT模型为例,其训练参数从2018年约12亿个到2020年已暴增至近1,800亿个,TrendForce集邦咨询估GPU需求量预估约2万颗,未来迈向商用将上看3万颗(本文计算基础以NVIDIA A100为主)。生成式AI发展将成为趋势,将带动GPU需求显著提升,连带使相关供应链受惠,其中最大受益者是GPU芯片龙头的英伟达(NVIDIA),旗下可达到5 PetaFLOPS运算效能的DGX A100,几乎是目前用于大规模数据分析、AI加速运算的首选;此外,尚有推出MI100、MI200、MI300系列芯片的超威(AMD);台厂方面则有负责晶圆代工的台积电、ABF载板业者南电、景硕、欣兴等、AI芯片相关厂商如创意、世芯、智原、力旺等。
涉及个人信息及内容正确性,生成式AI产品服务将面临法规挑战
以ChatGPT为首的相关应用,直接将AI以简易可互动的方式带到消费者面前,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期各行业之语音客服、游戏、零售、语音助理等领域,会是生成式AI发展初期主要的应用领域。考量现行大厂产品仍在持续优化,小厂产品发展有限,故后续产品服务是否能新颖实用兼具,仍是持续推升成长动能的关键。此外,下阶段产业尚须面对法令规范与训练素材之挑战,前者包括其必须保护个人信息、内容正确性,以及合法合规等;后者则仰赖相关知识平台服务商是否能筛选与整合多元内容,并交由生成式AI开发商进行训练。
若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并购买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拓墣产业研究院相关报告与产业数据,请至https://wwwtopologycomcn/查阅,或洽询service@trendforcecn
2023/03/01
除了经济持续疲软及高通胀,促使北美四大云端服务供应商(CSP)下修今年服务器采购量之外,TrendForce集邦咨询目前也观察到包含Dell与HPE在内的Enterprises OEM亦已开始调降ODM的主板生产,TrendForce集邦咨询认为2023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将下跌至1,443万台,年成长率收敛为131%。而OEM下修出货展望的举动,除了反应终端需求不如预期外,更多原因是受零部件库存调节与客户端控制财务支出等影响所致。
美系OEM客户放缓新平台导入速度,影响2023年HPE与Dell年出货成长率
OEM业者今年恐面临幅度不小的目标调整,其中包含Dell、HPE为首的传统企业品牌供应商,而第三大OEM业者Inspur则是受到政策面影响因素居多。Dell方面,目前仍待解决在ODM与仓储的半成品,即便可透过转移ODM订单来暂时缓解压力,仍无法有效降低库存,因此预估Dell今年服务器出货量年衰退幅度会扩大至81%;HPE则尚未有明显调整,但今年服务器出货量仍衰退,年减62%。此外,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查,企业端客户因成本考量,普遍希望在Ice Lake之后的平台转换率降速,此将直接影响Sapphire Rapids机种今年的出货比重,与后续衔接的Emerald Rapids机种的规划,因此后续Dell、HPE出货表现仍存衰退风险。
中国CSP服务器采购量减半,Inspur服务器出货成长受限
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中国服务器需求仍高度受政策层面支撑,如去年国资云、东数西算工程等项目,目前中国市场正面临明显转型,尚未对全球服务器需求造成影响,但有望带动一系列生态系的变革。以Inspur来看,2023年出货集中在国家级别项目与运营商的招标,预估在第一季出货动能相对疲弱,自第二季后会逐步提升。不过,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估今年Inspur服务器出货量仍是衰退走势,年减约32%,主要原因为,一、过去互联网所带来的服务器需求已明显限缩,包含Baidu(百度)、Alibaba(阿里巴巴)与Tencent(腾讯)等在内的服务器采购台数均较以往减半;二、国资云与东数西算工程招标项目迟滞;三、新兴国产OEM业者,包含ZTE、H3C、xFusion与以中国信创为主的第三方机构兴起,将分食Inspur的版图;四、疫后复苏带来的激励因子未能显著持续,通胀造成的消费级距拉大,导致企业端的采购计划延宕。
若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并购买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半导体研究处相关报告与产业数据,请至https://wwwtrendforcecn/research/dram查阅,或洽询service@trendforcecn
2023/02/21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统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NEV;包含纯电动车、插电混合式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销售量约1,065万辆,年增636%,其中纯电动车(BEV)为789万辆,年成长687%;插电混合式电动车(PHEV)为274万辆,成长508%。中国和西欧仍为两大主要市场,但市占率差异再扩大,中国占63%市场,西欧则为29%。
比亚迪低价车款助攻,纯电领域与特斯拉市占率差距再缩小
BEV方面,2022年纯电动车品牌仍以特斯拉(Tesla)为首位,但市占率下滑至166%,相反地,比亚迪(BYD)在纯电动车的市占率提高至115%,成长主力来自比亚迪低价车款海豚贡献约23%的销量,两者市占落差仅剩5个百分点。2023年特斯拉和比亚迪市场策略有明显差异,特斯拉在全球市场进行降价策略;比亚迪则推出品牌「仰望」挑战高阶市场。BEV排行榜第四名后的品牌则略有变动,如欧拉、小鹏、Renault掉出前10大排名;豪华车系BMW则是近年首次进到前10名,销量翻倍,位居第九名。
PHEV欧、日系车款销量下滑,比亚迪销量持续领先
PHEV方面,则由比亚迪以销量946万蝉联冠军,年成长率高达247%,市占率迅速扩张至345%。其他品牌则在市占率上缺乏进展,两大豪华车系宝马(BMW)、奔驰(Mercedes-Benz)名次未改变。理想汽车则受惠于产品线扩展使销量增加,名次进而提升至第五名;Jeep则是因美国销量成长位居第七名。然而,Volvo、Volkswagen和Toyota销量和市占率均下滑,2021年仍在第七名的Audi也掉出前十大排行榜。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2022年PHEV虽在中国销量翻倍,但欧洲地区却呈现衰退,故品牌的策略将是决定今年各区域PHEV销量的关键。
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2023年汽车生产流程逐步改善中,疫情影响也已逐渐退散,消费者对出游、工作等外出需求上升,有利于汽车销售。但全球性通胀、利率调升和企业裁员则不利于消费信心。目前观察汽车市场忧喜参半,但新能源车仍将持续上升,预估今年销量可达1,451万辆,年增362%。
若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并购买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拓墣产业研究院相关报告与产业数据,请至https://wwwtopologycomcn/查阅,或洽询service@trendforcecn